市办实事 | 长护险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


(资料图)

第十一件:推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提升职工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60%、50%,年报销限额达到1700元。

解读: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长期处于失能(失智)状态的参保人员,提供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和基本生活照料费用保障的制度安排。2023年,青岛市要着力破解居民长护险筹资渠道单一且标准低的突出问题,在从居民医保基金按照每人每年30元进行划转的基础上,增加居民长护险财政补助筹资渠道,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使参保居民人均年筹资标准提高至60元,为制度的健康稳定运行夯实资金基础。

要突出抓好长护险源头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本市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完成与国家标准的并轨统一,确保参保人公平享受长护险待遇,更大程度提高基金使用绩效;持续完善精细化标准化经办管理,大力培育和充实照护服务队伍,推动定点护理机构合理布局和标准化服务管理,完善多维度监管机制,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2023年,本市长护险待遇享受人数预计将达到5.3万人,农村地区享受待遇人数明显增长。全年培训照护服务人员约2000人,全市照护服务人员超2.6万人,本市长护险服务将更加可及、管理更加规范、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稳健,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更强。

此外,青岛将进一步提升职工门诊统筹保障水平。提高职工门诊统筹保障,有利于将更多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报销,减轻参保人就医负担,本市428.8万职工参保人均会因此受益。

2023年青岛市将在延续现行职工门诊统筹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保障力度,提高保障能力。系统改造后,2023年1月1日起,职工参保人可正常享受门诊保障。

与现行职工门诊统筹政策相比,主要有“两扩两提”。一是扩大了门诊统筹签约定点范围。由仅限在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就医扩展至所有等级的医疗机构,职工参保人门诊就医有了更多选择权。二是扩大了门诊统筹目录报销范围。由立足基层的门诊统筹目录扩展至医保“三大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门诊保障范围得到大幅拓宽,其中,西药和中成药的品种数量扩大至2860种;医疗服务项目扩大至8300多项。三是提高了门诊报销比例。基层报销比例由现行的60%提高至75%,提高了15个百分点。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60%、50%。四是提高了门诊年度支付限额。职工参保人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限额由每人每年1120元提高至1700元,报销额度增加了580元。

职工参保人选择一家有门诊统筹资质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后,在签约机构就医,享受门诊统筹保障。签约后,门诊就医报销实现医保“一站式”结算,个人无需其他操作。目前,本市已开通了多种签约途径,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现场办”方便参保人签约就医。最为便捷的方式,大家可以通过关注“青岛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进入掌办大厅,选择门诊统筹业务进行相应操作。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筹资渠道 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