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乘务员到公交司机 他把青春奉献在10米车厢里 环球速看料

作为一名80后公交司机,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公司301路驾驶员杨涛,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心情格外激动。凭着从小对公交的痴迷和热爱,长大后他如愿进入公交行业,从乘务员到公交司机,在10米车厢里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虽然工作很平凡,但他爱岗敬业,扎实奉献并乐此不倦,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他说,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对“五四”青年节最好的致敬!

从小痴迷公交,长大如愿以偿

1907年,青岛第一条城市公交汽车班线开通,开启了这座城市的公共交通客运历史。百余年来,青岛公交从最初的“定时定点”逐步变迁成一张四通八达的网络,一辆辆公交车在城市中穿梭。作为一名地道的青岛人,杨涛对公交车再熟悉不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小时候,他是一个爱趴在驾驶室旁、看司机开公交的小男孩;长大后,他穿上制服,进入驾驶室,成了一名公交司机,接受着其他小男孩投来“好奇”目光。

从2021年春天开始,杨涛从一名304路乘务员转岗为驾驶员,负责301路线的驾驶工作。工作日里,他每日行驶近130公里,途经53个站点。每到一站,杨涛都要在上下客时叮嘱,确认乘客安稳坐好,顺利下车。

杨涛至今也忘不了自己不用带教师傅,单独进入驾驶室驾车上路的那天。杨涛说虽然紧张,但此前的师傅带教阶段长达3个月,经过了理论学习和实操,对线路每一个路口都非常熟悉。

301路公交线是一条横跨岛城市南、市北、崂山三区的重要公交线路,途经老城区、学校、商圈等。“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杨涛说,满载一车乘客,意味着责任重大。上车前,杨涛先要依次接受安全叮嘱、酒精测试、出勤签字等一系列准备,再把当日的行车计划和特殊行车指引写到自己放在驾驶室旁的小本子上,随后走到车身前后,检查一下车辆状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隐患,这也是保障他安全行车的一个重要闭环过程。

每到一站就进行安全叮嘱

每到一站,杨涛都要在上下客时进行安全叮嘱,“不要怕麻烦,有时我的一句提醒,就能避免乘客发生意外”。他每天行驶130公里,途经53个站点,这种微笑叮嘱,杨涛每天要进行百余次。“我今年36岁,现在年轻的驾驶员越来越多,我也想通过个人的行为,来为更多年轻驾驶员做好表率,让乘客在乘坐公交出行的时候感到很暖心。做好服务,对我来说很重要。”杨涛说。

到如今,杨涛的驾龄已经有2年。每次坐进驾驶室,杨涛的心情还是和第一次行车时一样,激动又谨慎。“每天的工作虽然是一样的,但我会把每一次驾驶都当做第一次驾驶一样对待。”

为了不断提高自的服务水平,他在车厢一角设置了意见本,让乘客们提出改进意见,这也成为他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前进的动力方向。而他自己的小本子,最上面一直写有“安全第一”和“以客为先”八个字,这也是杨涛在工作中说的最多的两句话,也是他从转岗为驾驶员的那天起,就牢牢记了两年的话。

孩子们眼中的“辅导员叔叔”

301路途经的学校较多,每到孩子们放学的时候,很多小朋友上车后会隔着驾驶室门跟杨涛打招呼。

“有小朋友上车后,就站在我驾驶室旁那里,看我、看驾驶室。”杨涛说道。他每一次都会笑着跟小朋友们打招呼,小朋友们也会说“嗨,叔叔你好!”和单纯的小朋友打个招呼,他就会感觉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301路线途经琴岛学校,杨涛时常关注学校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学生,这也是他服务照顾的“常客”。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学生,每天放学上下车十分不方便,由于固定中班,杨涛出车总能遇上他,每次进站后,总是主动下去将他抱上车。有时候看到他着急赶车的身影,杨涛还会安慰车上的乘客一起耐心等等孩子,时间久了,两人进站放学的时候越来越有默契。

杨涛也积极向小朋友们普及安全乘车的知识。隧道巴士第五分公司志愿者团队会定期开展宣传公交乘车安全、文明出行的公益活动,他是其中一名“安全辅导员”,会到学校里给同学们讲解乘坐公交的安全知识,比如怎么安全上下车,紧急情况时逃生锤、灭火器等使用方式等等。

讲课的时候,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有小朋友问我‘呢么多按键都是干什么用的呀?’还有小朋友对驾驶特别感兴趣,问我‘能不能坐进驾驶室体验一下呢?’”这让杨涛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小时候经常坐公交,当时驾驶室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发动机盒子,我爱趴在上面,看司机开车,太帅了,还有那身制服,我特别喜欢。”杨涛说。

主动请缨投身防疫一线

在去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分公司成立了抗疫应急突击队,作为团员青年的杨涛,主动请战,简单叮嘱了妻子几句后,便匆匆赶去执行防疫任务。

想起这段经历,杨涛眼里满是对妻子的愧疚。原来,杨涛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儿子5岁,小女儿今年才2岁,正是需要人照看的时候。日常工作中,杨涛固定中班,和妻子错时照顾家里的孩子。那次执行抗疫任务时间紧,任务重,照看孩子的重担便交给了妻子,妻子也毫无怨言,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抗疫。

赶赴抗疫一线后,杨涛迅速投入状态,负责转运从各集中隔离点隔离完毕回来的人员,将这些人员安全送达至各大街道社区。杨涛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着,工作连轴转,没有固定的休息与吃饭时间,每天24小时随时听候派遣任务。一天往往工作十几个小时,来不及吃上一口热汤热饭,有时趁着短暂的运行间隙,一碗方便面、一根火腿肠、面包简单充饥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杨涛和其他抗疫应急突击队成员一起并肩逆行,在每个人的倾情付出和共同努力下,相互加油鼓劲,共同筑起一道坚强有力的抗疫“防护墙”。

夫妻俩双双撸袖献热血

工作之余,杨涛热心于公益事业,爱心陪伴空巢老人、街道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现场,都有他的身影。

家住云南路的季淑芳老人是他的帮扶对象,季奶奶今年81岁,老伴去世早,只有一个儿子却身患恶疾,需要长年住院治疗,家里家外全都指望老人自己一个人,平常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十分劳累。每次杨涛去上门探望,除了陪老人拉拉家常排解心中的苦闷,还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擦玻璃吊灯、疏通地暖、修理门锁等等……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季奶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份情谊也一直延续至今。

今年大年初四,杨涛突然接到季奶奶的电话,奶奶说他的儿子手术后恢复得不好,急需输血,不巧的是青岛中心血库用血告急。杨涛在接到季奶奶电话之后,把事情的原委跟妻子说了,妻子说:“那还等什么,我和你一起去!”

“说起来,我参加义务献血还是受到我妻子的影响,她累计献血已经超过4000毫升,也还依然坚持义务献血。她曾经对我说过,献血并不图什么回报,只是想别人在危难时刻能得到帮助,也算是力所能及的回馈社会。”杨涛说。夫妻俩把两个孩子拜托给对门邻居临时照看,马上赶去了最近的台东献血点,每人献了400毫升的全血,拿到献血单以后,立刻把单号给季奶奶发过去了。

不一会儿,季奶奶就打来了电话说:“儿子已经输上血了,多亏你们两口子,真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看到季奶奶着急的心终于放下了,杨涛和妻子也露出了笑容。杨涛说:“回想起这几年的陪伴,季奶奶的脸上笑容多了,我们彼此也真心的当对方是自己的亲人,能得到老人的认可,我的内心也十分满足。”

驾驶室内的杨涛,一身制服,严格遵守着各项行车准则,但车下的他,像很多大男孩一样,着一身宽松运动装,喜欢去旅行、拍照片,性情简单随意。“车下是生活,车上是责任。”杨涛说,自己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热忱,继续全部奉献在十米车厢里,让更多的人一路暖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