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创新 保护 市北区将把这件大事办好

体验印制木版年画、开设《魅力皮影》课程、开展闫家山地秧歌特色课后服务……为让学生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传承非遗技艺之美,近年来,市北区将民间艺术引进学校课堂,开发了学校“非遗课程”,聘请有传统技艺的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传播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领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汲取中国智慧,让非遗文化既有老一辈传承者的文化底蕴,也有新一代继承者的欣欣向荣。

青岛嘉定路小学学生感受非遗传统文化“魅力皮影”。

青岛上清路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曲艺类专场演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生力量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锣鼓声时而威武雄壮,时而慷慨激昂,蛟龙在空中翻腾滚跳,花伞、婆婆、棒槌、铜钱棍、花鼓、扇女六大角色配合着鼓点各显神通扭出了家乡风采,青少年们的热情与朝气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近期,在青岛郑州路小学举办的“传承非遗文化”闫家山地秧歌志愿服务项目成果汇报演出中,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精心妆扮,在操场上手拿彩扇、绸巾、棒槌等道具,欢快地跳起了地秧歌。

郑州路小学学生们在排练非遗地秧歌。

据了解,这项已有200余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闫家山地秧歌,就起源于青岛市市北区周口路社区“闫家山村”,闫家山地秧歌曾几经浮沉,从久演不衰的繁华到一度面临着无人传承,直到近十几年间,地秧歌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中。以前,每逢节庆、丰收等好日子,闫家山人都会走到田间地头舞上一段,新一代闫家山地秧歌在传承原貌的基础上,还糅合了民间杂耍等多种表演形式的动作套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秧歌这项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为了让闫家山地秧歌这项非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青岛郑州路小学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邀请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周口路社区的闫家山地秧歌艺术团入校每周三开展特色课后服务,围绕地秧歌6种角色以及舞龙和锣鼓开设系列本土化特色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青岛郑州路小学“行歌田舞”地秧歌团,建立起常态化、系统化的非遗项目教学模式。同时,学校购置了配套的道具,通过实物道具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每一个角色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体育、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

郑州路小学学生学习闫家山地秧歌。

“在课后服务学习中,我们真正感受到闫家山地秧歌舞动间的喜悦,希望以后继续和爷爷奶奶一起参与演出,让更多人了解属于我们青岛市的非遗项目。”青岛郑州路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肖寻文说道。看着学生们认真刻苦练习,逐渐掌握了地秧歌的表演技能,学校共建单位周口路社区党委书记李静感慨道:“学生们的皮肤晒黑了,心却更红了,老师们的嗓子变哑了,将闫家山地秧歌传承下去的意志却更坚定了。”

创新实践让非遗文化焕发新魅力

版画是古老的绘画技法,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类,传承到现代衍生出多种表现方法,创作形式更加多样有趣。为将千载日月积蓄的文化保存,让其闪烁别样华彩,青岛立新小学成立“新趣印版画社团”,让学生们学习多种版画绘画技巧和方法,通过学习独特的制版、压印的创作技法传承了中国文化瑰宝,也提升了学生们对专业绘画的了解,增强了对空间、色彩的掌握和手脑协调力,提升学生各方面发展。“孩子们在印和拓时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小惊喜,版画课程通过新奇的印、拓技法,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以尽情释放,让他们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迈进艺术的世界,这就是课程的魅力!”青岛立新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说道。

青岛立新小学“新趣印版画社团”学习多种版画绘画技巧和方法。

近年来,市北区教育和体育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通过“校园环境外显中国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传授经典文化”“教育活动渗透文化传统”三大载体,让传统文化成为市北区学校文化的建构特色,让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进一步增进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激发起他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