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尘末见真华——访青岛著名篆刻家于宁
第一次到篆刻家于宁先生家中拜访,印象最深的却不是印章,而是他自己制作的音箱和整整一面墙的原版CD,足足有3000多张,篆刻家原来还是位音乐发烧友。
于宁早在1990年已经是中国书协会员了,作品在全国第一、二届篆刻大展中就参展过,国际展也是多次参展,但近些年,他很少出现在这些场合了,在外人眼里,他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悠闲日子,品茶、写书法、听西方古典音乐。“用很多朋友的话来说,我这叫不务正业,想拯救我的人多的是。”于宁爽朗一笑,对于外界的评价,他其实并不在意。
于宁热爱篆刻,但没有太多执念。灵感来了,刻上几方印,细细把玩或赠予友人;倦怠期到了,那就暂时放下,到其他领域寻找乐趣。
【资料图】
于宁1956年生于青岛,他的家在台东道口路。让幼年于宁引以为傲的是,他家所在的那条街上,住着八位画家。自幼和这些画家长辈也很相熟,颇受影响,于宁小时候也立志要当画家。他画得还不错,颇有天赋。初中时期,于宁在青岛四十二中,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苏白。苏白是声誉卓著的书法篆刻家,被誉为是继吴昌硕、齐白石、邓散木后又一代开宗立派的大家。不过,这都是后话,那时候,于宁只知道,自己的语文老师苏白,是个喜欢篆刻的人。
少年于宁是学校美术组的一员,看着好多同学画好作品会盖上写着自己名字的印章,格外羡慕,便跑到苏白老师办公室,“苏老师,于宁之印几个字怎么写,我得给自己刻个章。”看着童言无忌的于宁,苏老师哈哈一笑,顺手用粉笔在桌上写下了这几个字。让于宁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课间操,苏老师把他叫到一旁,“喏,给你刻好了!”这方印章成了于宁的心爱之物,一直用到了今天。
有一天放学后,于宁和几个同学到苏老师家里去玩。那是个半地下室,于宁印象很深刻,墙上挂着书画,满屋书籍,还有石头,苏老师就是在这里完成了无数的篆刻作品。那是下午,朝西的窗户,一道阳光照进屋内,落在于宁脸上。似乎是那道光把他的内心点燃了,他暗暗下定决心,学篆刻。
篆刻入门不难,一盏台灯,一张小桌,一块石头,手握刻刀,便可以走进那个气象万千的世界。在恩师的指导下,于宁很快便掌握了篆刻的要诀,勤学苦练中,慢慢找到了感觉和乐趣。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书法、刀法和金石的自然美融为一体。篆刻有“以书入印”的说法,很多有名的篆刻家首先都是书法家。于宁触类旁通,不仅苦练书法,还认真研究了文字学,对各种流派风格的篆刻无不精熟。
几十年的篆刻生涯里,于宁刻了近两万方印章。在他看来,篆刻是有声的书法,应当像音乐一样美妙。请高手篆刻,常会用到“奏刀”这个词,这里的“奏”,和演奏一个意思。听一听篆刻过程中的奏刀声音就能大抵猜出印章刻得好坏了,好的奏刀声音应当是和谐的、悦耳的、流畅的,像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那样,“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上个世纪90年代,于宁在全国篆刻界已经有了名气,但纷至沓来的各种展览、活动让他心生厌倦,迫切想回到自己原先的平静生活。大家很惊讶,他突然从全国的大展消失了,也拒绝外地省市的邀请活动。实际上,那个时候,于宁选择从事篆刻教育去了,1992年,他开办了齐鲁书画篆刻研修学校,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培养新人。与于宁的淡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为全国、省市书协会员,作品入展全国大展。当今青岛书坛、画坛的很多精英,多是出自书画篆刻研修学校的。
2005年,于宁辞掉了一切社会职务,在教学之余,将更多时间用在文史哲、艺术、音乐等字外功夫。那时的他,实际上已经在尝试着从单纯的篆刻向篆刻文化研究转型。2010年,于宁离开齐鲁书画篆刻研修学校,回家专注学术。近些年里,他开创性地研究出了篆刻复合印、多色印,并完成了多部篆刻作品集。如今,还正在筹备出一本专门讲解篆刻理论的著述。
于宁认为,篆刻能够给人以审美,能够抒发、寄寓自己的情感,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艺术成千上万,99%都是表现艺术,唯独有一门艺术是“藏”的艺术,那就是篆刻。“方寸之地藏乾坤,篆刻看起来是很规矩的,但要在规矩中求变化,在平正中求神奇,这句话是篆刻章法的全部秘密。”这一语道破的章法,也正是篆刻的魅力所在。
对篆刻的研究越深入,于宁越发感觉功夫在技法之外。篆刻之所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在于它蕴含着浓郁的文人情结,从中可以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如此说来,于宁觉得,如今的自己也并非“不务正业”,他从字外功夫中,打开了重新审视篆刻的新视野。
于宁偏爱西方古典音乐,在他看来,中国篆刻最常见的四字印,就像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四重奏,两者有着不谋而合的旋律美,都能拨动人的心弦。
单色印 道可道
单色印 见素抱朴
多色印 大象无形
多色印 望远楼主
复合印 知黑守白
金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