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支实践队走进学校,开启假期“充电模式”

这个暑假,哈工程工学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联合学院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式方法,搭建“专业认知、科创启蒙、红色传承、海洋科普、国际交流”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暑假实践活动,工学书院由342人次组成的15支实践队走进学校为他们精心开设的暑期课堂,开启假期“充电模式”。

一堂行业与学校双向奔赴的专业认知课

“蓝鲸一号、泰山号……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国重器,今天竟能亲手触摸。”在烟台中集来福士作业区,一件件大国重器映入眼帘,同学们兴奋不已。

工学书院同学们赴烟台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实践活动,在艾迪精密、在杰瑞石油等地,同学们深入企业亲耳聆听大国工匠讲述中国制造的故事,换上工装走进车间调研企业技术需求,“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一线,这样的专业认知课真是太nice了。”学生李景程说。

北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国内首个巴油合同外包商资质项目,单体最大、规模最大的EPC项目……在中集来福士人力资源部姜传薪为同学们讲述项目背后的故事。“同学们以专业认知实践的形式走进企业,了解企业一线技术需求,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需要的有效衔接,帮助企业突破技术难题。”人力资源部姜传薪表示。

为拓宽学生在海洋工程与海洋科学方面的视野,了解海洋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与人才需求现状,培养具有创新素养、实践能力的未来海洋科技领军人才,联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发挥资源汇聚优势,分别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行业大院大所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工学书院28名学生与行业专家深入交流、聆听讲座。

哈工程面向行业大院大所,打造实践育人基地集群和实践育人项目库,构建多维协同培养新路径,利用寒暑假,让学生走进企业、院所,调研其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既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实现高校与企业、院所协同育人的双向奔赴。

一堂赋能满满的科创启蒙课

“科创是什么模样?”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创,走进科创,每个大一的暑假,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与工学书院联合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科创小课堂”,邀请行业大咖、领域专家为学生们开设科创实践课,老师以项目制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智慧海洋科技前沿领域的专题,学生们在为期两周的学习时间,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动手实践、完成作品、路演答辩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科创赛事的整个流程。

科创小课堂开设两门课程,由“中国十大科技新锐人物”、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瑞主讲的《水下软体机器人技术》,蛟龙号潜航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主讲的《海洋机器人初级设计与实践》。

“选课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目的是让他们距离真实的科创比赛更接近。”李国瑞说。“两周的时间,教给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领他们走进科创的大门,就是课程的意义所在。”陈云赛说。

哈工程构建“课-项-赛”相结合的项目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假期开设项目制科创小课堂,将学生从大学的起点带入科创的大门,未来技术学院与工学书院联合采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第二课堂,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科创思维,为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成长成才装上动力十足的风火轮。

“抓梦想”,一堂探秘深蓝的海洋科普课

“深海是什么样的?”“蛟龙号能带我畅游海底世界吗?”……日前,工学书院四川支教实践队走进嘉陵区之江小学为同学们带来生动的主题讲座。韩雨晴和钟呈昊两名志愿者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从海洋屈辱历史到新时代中国腾飞》主题讲座,为他们科普海洋知识,指导他们动手拼装船模。“走进深山为孩子们描绘大海的样子,孩子们也让我见到了深山真实的模样,更加明确了我今后的学习目标。”志愿者韩雨晴说。

9所学校、福利院,7个企业、社区,近20场科普讲座,暑期仅哈工程工学书院就有近30名志愿者参与科普实践育人项目,践行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传播蓝色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蓝色梦想的种子。“未来领军人才除了要具备能够引领智慧海洋未来科技发展的专业素养,作为哈军工传人,更要传承绝对忠诚的红色血脉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联合学院/工学书院党委副书记、工学书院执行院长洪长昊说。

这个暑假哈工程工学书院44名学生组成了7支红色传承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学习党史,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走进祖国最北端开展边疆行实践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将青春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有3支访学实践团,分别赴英国等世界知名学府开展多对象、多层次、多元化国际交流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全球化眼光的新时代人才。

哈工程创新暑期堂,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通等方式方法,构建覆盖学生各成长阶段,面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进阶式、模块化的实践育人体系,打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组合拳,为学生们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成长大餐。

关键词: